最新動向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港講訴 Time to Heal」計劃

同行:連結人力和資源回應社會需要,修補社會關係
共學:發展能力、推動服務
療癒:處理心理、精神創傷

我們希望與社群同行面對世局轉變,築起一個促進家庭及社會對話的空間。

由5月18日起批核的申請,使用細則如下:

・現金資助使用期限:由批核日期起計至2023年7月31日止;
・獲批資助的申請人需先自付有關治療費用,然後經轉介社工向社聯憑有效單據正本申請發還款項,以$7...

我不知去哪找社工……

別擔心!
分布全港的社會福利署或受社會福利署資助機構的社工也可作轉介申請,例如你可以找就近居住區域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ICCMW)等

更多合適的轉介機構
資料庫

顏色可以不同,困擾人人都有

疫情下,整個城市都變了調,天天愁口罩撲酒精;得到了,我們的內心又能回復平靜嗎?
由去年六月開始,看不到出路的無助、憤怒,悲痛,還有人會聆聽嗎?……

你需要情緒支援嗎?

最新活動及訓練

工作坊

苦難中的自由:意義治療及存在分析

經歷過去兩年的社會動盪,有人失落惘然,有人傷心失語,有人重創哀戚。助人者可如何協助必需與苦難共存的人渡過苦難? 「港講訴 Time To Heal」 ...

2022年1月10日、17日及24日(一) (**3節工作坊有連貫性,建議參加者全數出席**)
分享會

意義治療及存在分析:意義為本取向心理治療

■ 貼地輔導系列 ■  過去年半社會經歷翻天覆地的動盪,有人感到重創、荒謬或迷失,如何理解他們的需要?協助他們在困苦中走下去? ...

2021年4月30日(五)
分享會

遊戲 x 親子管教

■ 貼地輔導系列 ■ 疫情下的網課加上WFH,無玩伴的孩子及忙到癲的家長宅在家中,兒童發展與親子關係面對不少挑戰。 講者將介紹 #如何將...

2021年4月16日(五)
分享會

從童年負面經歷 看受了傷的內在小孩

■ 貼地輔導系列 ■ 內在小孩,意指因過往經歷而形成的其中一種心理機制及渴望,以作為保護自己的方式。講者將介紹 #如何透過了解過去的自己,...

2021年4月12日(一)
分享會

魔術 x 社交情緒輔導

■ 貼地輔導系列 ■  沒有分組活動、小息、課外活動的小朋友,社交、認識及調節情緒的機會都會減少,社工可如何設計好玩濃縮版活動,...

2021年4月7日(三)
分享會

疫情下的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II

持續超過一年的疫情,令學生「上學」的時間絕大部分用於學科學習,全人發展彷彿變得次要。是次學校社工將分享如何面對截然不同的服務處境,#發掘新方法在停課、網課及有限...

2021年3月26日(五)

資料庫

資料庫

姚潔玲:愛惜學生 從教育系統着手預防自殺

9月開學,駐校社工嚴陣以待,皆因新冠疫情下每次恢復面授課堂,都是學生自殺高危期。早前5月復課後,月內錄得7宗學童自殺個案,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指,數字是近...

詳細資料
資料庫

《社情》專訪:同行。共學。療癒

對話重要,尤其在社會轉變的浪潮下,讓處身漩渦中的人,講一講、訴一訴,聆聽彼此,梳理思緒,互相學習,沉著應對危機與挑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港講訴 Time to ...

詳細資料
資料庫

青年人說「青年人」—社會事件、疫情下的情緒及需要

有說持續的社會事件及疫情,帶來了「精神健康海嘯」,抑鬱及創傷後壓力症等非常嚴重,情況真的如此?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20年4月中透過機構會員的青少年服務單位,以...

詳細資料

「港講訴 Time to Heal」計劃

對話重要,尤其在社會轉變的浪潮下,讓處身漩渦中的人、被捲入漩渦內的人,講一講、訴一訴,聆聽彼此,梳理思緒,互相學習,沉著應對危機與挑戰。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港講訴 Time to Heal」計劃,以「同行.共學.療癒」為題,希望與社群同行面對世局轉變,連結人才和資源回應社會需要,處理心理、精神創傷,築起一個促進家庭及社會對話的空間。